節能環保概念正夯,帶給電子產品高度便利性的電池也走到一個關鍵十字路口,目前市場主流電池仍以鉛酸電池為主,不過其效能遠不及磷酸鋰鐵電池,加上環保概念愈來愈重要,以「鉛」原料為主的鉛酸電池勢必將逐漸替換,起而代之的將是電池新星「磷酸鋰鐵」電池。
不過,由於磷酸鋰鐵電池產業仍在發展初期,市場產出的量並不大,廠商產能不足使得產品價格偏高,雖如此,但包含美國、中國、歐洲等各地政府皆仍加速積極投入龐大金額,延攬一流人才,提供業者最優惠的稅率,希望能加速完備整體產業規模,搶攻下一個新兆元產業。
強茂(2481-TW)集團總裁方敏宗坦言,若要論產業的發展機會,能見度與政府決心,中國政府明顯比台灣政府積極,但為何業者仍希望能在台灣發展,甚至呼籲政府正視此產業的重要性,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希望能「根留台灣」,能為台灣打拼,創造新的產業機會。
方敏宗強調,政府不是不知道要做這個產業,除新竹縣政府以外,跟他私交很好的高雄縣縣長楊秋興也曾不只一次邀請他,希望能將相關電池產業遷移至高雄設廠,為當地帶來就業機會,吸引新的商機。
由於新一代的電池發展皆需兼顧綠能與環保與長效儲能,因此與政府的綠能產業發展方向不謀而合,方敏宗強調,要發展一個產業,並將其推升到最佳的競爭點,政府可適時扮演扶植的角度,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將電池產業也納入新一波綠能產業的規畫範圍內,加速專區成立的時間,讓台灣業者能及早到位。
方敏宗說,藉專區的成立,能讓產業鏈發揮上下游的群聚效應,同時該專區內的廠商可適用一定的優惠稅率,讓台灣業者能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跟全球競爭者打仗,站穩腳步,他強調,台灣目前在這個領域的技術具有絕家的領先優勢,實在不應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卡位下一個兆元產業。
磷酸鋰鐵技術領先成本卻成市場絆腳石
誠如方敏宗所言,台灣電池廠商卡位磷酸鋰鐵電池的動作不落人後,不論在技術與行銷能力上都走在產業前面,照理說在全球市場上應具有高度的競爭優勢,但業者卻表高度憂心,因為台灣電池產業並不如半導體一般受到政府關愛的眼神,建置了完整的上下游產業群聚園區,業者直言,相對中國政府積極招攬全球專業電池研發人才的動作來看,台灣官方在磷酸鋰鐵電池的發展進度猶如鴨子劃水。
強茂集團轉投資子公司強德電能總經理許佑正便表示,台灣磷酸鋰鐵的技術已達領先全球的地步,但目前整個市場仍處在初期發展階段,因此廠商產能規模與出貨量皆未明顯放大,「成本」變成廠商在市場上打仗的主要絆腳石,台灣業者的技術優勢能撐多久是一個未知數,但可以確定的是,政府若不發揮支持的力量,未來其他各國在相關技術與人才陸續到位並發展成熟後,台灣的領先優勢將不在有利,進而錯失下一新興的電子產業商機。
籌設綠能科技專區電池領域應納入
許佑正認為,現在政府所積極規劃的綠能科技專區,應該將電池領域也納入其中,以建立電池產業一個完善的產業聚落,發揮群聚效應,同時更希望政府能比照電子業,給予適當的優惠稅率,為業者注入一劑強心針,並銳化台灣在這個產業的領先地位。
不過,許佑正坦言,包含政府在內,社會各界普遍仍將電池產業視為傳統的高汙染產業,但他認為這是過時的想法,這個觀念在此時此刻應該做些修正,他特別強調,電池產業已不是單純生產製造,還牽涉到整體環境保護的概念,因此相關業者所做的事情已不止於組裝電池而已,還須投入龐大的資金與資源,研發兼具高蓄電力與環境保護概念的產品。
許佑正強調,目前台灣在磷酸鋰鐵電池的領域仍具領先地位,但不只美國與歐洲國家,對岸中國更是不惜花重金延攬全球最優秀的電池研發人員,台灣若再不加快腳步,很快就會被中國超前。
單打獨鬥產業優勢能維持多少?
翔順科技總經理吳永威也呼應這個看法,他認為目前台灣業者仍屬單打獨鬥的階段,自行尋找客戶,自行花錢研發技術,自行招攬人才與培訓,在業者的努力之下,雖然技術與行銷能力都走在業界之前,但相較各國政府傾全力支持,他很擔心台灣業者的優勢還能有多少光景。
許佑正也說,台灣相關產業在全球市場耕耘多年,但仍無法提高在全球車市產業的產業重要性,近幾年電動車技術與商機的興起,振奮台灣業者的信心,能有一個很好在全球車市中嶄露頭角的機會,他強調政府真的不能再錯過。
磷酸鋰鐵電池效率儲電具綠能概念
除電動車以外,代理強德產品的晶順公司則補充,目前綠能議題很夯,包含太陽能蓄電、風力蓄電,這些綠能發電普遍都遇到無法有效將電力儲存起來的問題,磷酸鋰鐵電池正好發揮這個功能,除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儲存電力,更能提供極高的充放電次數,又沒有「鉛」汙染的問題。
晶順強調,磷酸鋰鐵電池能應用的領域相當廣泛,只要目前傳統鉛酸電池能用的,磷酸鋰鐵都能用,且磷酸鋰鐵的儲能表現還可優於鉛酸電池,以充放電次數來說,鉛酸電池壽命大約只有500次,但磷酸鋰鐵電池幾乎高達2000次以上。
不過,目前磷酸鋰鐵電池的價格仍高於鉛酸電池3–4倍,在沒有辦法大量生產的前提下,台灣要能提高產業競爭力,就勢必需維持更好的成本結構,只要產量增加,價格就能有效降低,未來也才能有更好的機會與其他國家競爭,他強調,台灣廠商的品質世界有目共睹,政府真的不應錯失這個機會。
形成聚落下個兆元產業才能發光發熱
同樣地,除成立這個專區之外,業者也認為能與學校進行產學合作,以清大為例,在材料上的領域幾乎是處在世界領先的位置,除了能提供一流的人才為電池材料提供最好的研究以及建議,更重要的是能讓業者提前尋覓一等人才,而產學合作通常也能提高產業的競爭力,屬於雙贏的局面。
晶順表示,磷酸鋰鐵電池的應用不怕沒有發揮的地方,除了現在市場上最夯的電動車之外,還有太陽能、風力發電的儲能,更多的是工業控制領域,以發電機為例,要能達到極短時間內提供超高電壓,同時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充電,也只有磷酸鋰鐵電池能做到這個要求,政府不應再抱持遲疑的態度,應加快腳步研擬。
晶順強調,台灣真的沒有時間浪費,若再不加快腳步有效降低成本,優勢很快就會被其他國家趕上,強烈呼籲政府應該加速將產業聚落設立好,給予業者最佳的優惠稅率與研發環境,讓台灣業者能有一把利刃,在全球市場上征戰,迎接下一個兆元產業。
產官學皆重視未來可望加強合作
為達產官學三方溝通管道順暢,晶順、翔順、及強德光電特別邀集新竹縣政府人員,新竹市議員,清華大學副校長葉銘泉,開南大學李宗耀博士,亞化集團與強德專案團隊共同坐下來討論產業專區的發展方向,為展現最大的誠意,許佑正更親自帶領產官學菁英人士入廠參觀,並一一解說電池組裝測試的完整流程,讓外界能親眼窺見磷酸鋰鐵電池完整的組裝與測試過程。
葉銘泉看完廠區後便表示,雖然政府不太可能為電池設立一個專區,不過將其專區納入至綠能產業專區底下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而清大方面也願意提供這個產業的研究需求,甚至進一步能與相關業者進行產學合作,強化交流並培育頂尖人才,進而提升台灣在全球電池產業的位階。